News

最新消息

經濟日報社論/金磚高峰會議對國際金融的影響

經濟日報社論/金磚高峰會議對國際金融的影響

俄羅斯主辦金磚五國擴大為九國後的首次高峰會議已在喀山發表宣言後落幕。 路透

 

俄羅斯主辦金磚五國擴大為九國後的首次高峰會議已在喀山發表宣言後落幕。此次會議既沒有西方媒體期待中印之間的齟齬,也沒有立即落實俄羅斯積極推動「BRICS之橋」計畫,以實現本國貨幣為基礎的分散式數位化清算體系。會議具體成就應是近30國的加入意願,以及增加「金磚夥伴國」模式的參與。如今金磚國家儼然成為「全球南方」與新興國家的國際政經代言人,展現多邊主義維持世界秩序的可行性。

這次金磚高峰會引起國際矚目,主因是西方國家以包括金融在內的各種手段,制裁俄國發動俄烏戰爭,結果導致俄國總統普亭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無法出席去年在南非舉行的會議。今年會議輪值俄國主辦,普亭於是希望翻轉過去兩年多來俄國受西方羈絆的制度。其中,俄國特別提出建立新金融交易體制,避免再次被排除在全球跨境支付結算系統之外。

除了規避西方金融交易制裁外,俄國的「BRICS之橋」計畫也反映國際資金運用的公平性問題。新興國家對於以美元為中心的金融體制感到極度不公;這些國家出口原物料獲得的美元外匯資源,無法有效回流投入國內建設,反而不成比例地被西方金融機構投資先進國家的金融活動。

新興國家不僅受制於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利率波動風險,取得民間資金利息成本也因風險貼水墊高,若要靠多邊開發銀行協助,不僅杯水車薪,且因其未充分瞭解實況而緩不濟急。俄羅斯提出以本國貨幣作為國家交易的結算貨幣,獲得新興國家青睞,就是因為他們希望藉此貿易金流能有效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今日國際以美元為主的金融體系要回溯到二戰後的布列敦森林制度。美國否決凱因斯的「銀行金」(Bancor)調節匯率系統,而採取美元兌換黃金的固定匯率制。可是美國後續濫發美元與黃金流失,迫使尼克森總統1971年底停止美元兌換黃金,1973年初更大幅貶值而成為浮動匯率制。不過由於缺乏國際替代通貨,美元交易迄今仍占國際支付46%,全球央行外匯儲備也約六成以美元持有。

今日美元中心的體制的確影響國際金融穩定,也扭曲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

首先,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是以其國內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為目標,美元流通數量與利高低對世界金融的衝擊則從未被納入考量。

新興國家若累積美元外匯存底,有可能被用於融通美國政府債務,或是作為金融投資而未能改善自己國家的基礎建設。

新興國家若積欠美元外債,聯準會劇升利率更徒增其債務負擔,反而成為美國貨幣政策受害者。

其次,二戰後建立的國際多邊金融機構治理不公,新興國家深感經濟發展延滯落後卻仰人鼻息。2008年金融海嘯後,G20會議提升開發中國家的金融發言權,正是反映新興國家長期未受合理對待的證明。

第三,節制資金追逐高利應是政府平衡區域發展的重要金融政策,美國的「社區再投資法」就是範例,而相同觀念在國際區域發展亦類似可用。多邊金融機構顯然無法平衡民間機構追求高利的中介角色。開發中國家因此對金磚國家的新開發銀行(NDB)擴大本幣融資的機制深感興趣。

喀山會議雖未通過本國貨幣跨境支付結算系統決議,但國際金融建立「二軌」交易機制的機會又提升了些。目前BIS主持在香港、泰國、阿聯、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國等央行實驗多國數位貨幣跨境交易平台的mBridge計畫已進入最簡可行產品(MVP)階段。

mBridge運作若成熟後,俄羅斯提出本幣清算構想就較可能付諸實現。不過,經濟學家還需思考分散式帳本交易架構下,類似凱因斯「銀行金」的設計讓各國貨幣間匯率能順暢調整。

面對未來國際金融交易體制的可能改變,台灣央行的數位貨幣如何接軌值得思考。畢竟,SWIFT效率不佳與政治干擾,已不宜成為世界走向多極化與多元化金融交易的唯一憑藉。

youtube
line
Instagram
facebook
關閉

建議您使用以下瀏覽器觀看本網站,
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要下載瀏覽器,請直接點擊以下: